2019-11-24 00:00
簡
簡介
裝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構件預制工廠生產完成,然后通過相應的運輸方式運到施工現場,采用可靠的安裝方式和安裝機械將構件組裝起來,成為具備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
PC構件種類主要有:外墻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
PC裝配式建筑動畫演示
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機器生產那樣,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預制好的房屋構件,運到工地裝配起來就成了。
裝配式建筑在20世紀初就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到六十年代終于實現。英、法、蘇聯等國首先作了嘗試。由于裝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產成本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廣開來。
為了進一步加強低碳、綠色、環保理念,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住建部和地方政府多次出臺政策,鼓勵和強制使用裝配式建筑。
《上海市綠色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滬府辦發〔2014〕32號]
“新建裝配式建筑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外環線以內符合條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則上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
在政策期限內,對符合示范要求的裝配式建筑項目,由市級財政給予60元/平方米的資金補貼(單個項目最高補貼600萬元),同等條件下優先獲獎。
《關于推進本市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滬建管聯(2014)901號],2016年,外環線以內符合條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則上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預制裝配率達到40%及以上的,每平方米補貼100元,單個項目最高補貼1000萬元,項目預制外墻或疊合外墻的預制部分可不計入建筑面積,但不超過裝配式住宅±0.00以上地面計容建筑面積的3%。
上海市《關于進一步強化綠色建筑發展推進力度提升建筑性能的若干規定》的通知[滬建管聯(2015)417號]文件(2015.6.16日發布)
PC結構計算主要按照每個構件本身的承載力進行,通過適當方式連接成整體。節點、接縫壓力通過后澆混凝土或灌漿或座漿直接傳遞;拉力由連接筋、預埋件焊接件傳遞。當預制混凝土接縫界面的粘結強度高于構件本身混凝土抗拉、抗剪強度時,可視為等同于現澆混凝土。
連接部位根據變形的方向和大小可做成滑動、鉸接或者固支(裝配式很難做成剛接)。當出現地震等災害的時候,PC結構主要通過節點處的應變來消除應力,不至于讓應力在結構內部持續傳遞,防止結構連續倒塌。
PC構件由于工廠化生產,可以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擠壓成型、高頻振搗、高溫養護、離心成型等工藝,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可以輕松做到80MPa以上。而現場現澆結構限于條件,很難做到。同時,由于工藝不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很容易做成“清水混凝土”和“裝飾混凝土”,以減少后續粉飾和裝修的成本。PC構件由于規模式自動化流水作業生產,其成品生產成本遞減。
一些工業廠房和一些民用建筑中的構件屬于高度標準化的產品,可以按制造業生產方式批量化連續性生產,形成工業品庫存進行采購和銷售。訂單定制一定是增加生產成本。
PC項目中的鋼筋加工
工廠鋼筋制作是住宅產業化PC工廠的重要環節,但由于工業化生產對鋼筋生產要求精度較高且生產節拍較快,因此工廠鋼筋制作與施工現場鋼筋制作有很大區別。工廠半成品加工一般采用機械設備,以自動化設備為主,手工設備為輔,方能滿足鋼筋精度和產能的要求。一般選用數控鋼筋彎箍機、數控鋼筋調直切斷機、數控鋼筋桁架焊接生產線及全自動開孔鋼筋網柔性焊接生產線等線材和鋼筋組焊加工設備等設備。而工地加工只選用簡易設備,多為手工操作。
關于裝配式建筑未來,運仔期待與你一起探討分享更多觀點。
來源:網絡(侵刪)
圖片:網絡(侵刪)